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56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三峡工程于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以来,在防洪、发电和航运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根据监测结果可以看出,三峡库区水污染的排放量呈现出稳中有序的现象,它的总体水质保持在三类水质标准,部分的主要城市江段岸边也呈现出污染带。本文主要从三峡库区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水环境质量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可识别性研究是参数估计的第一步。对目前应用于活性污泥模型参数实际可识别性研究的三种方法进行了综述,根据模型的复杂程度以及所要研究的参数数量,研究者可选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VBA是Office系列软件内嵌的通用编程语言,用于定制和扩展Office的功能。将VBA应用在环境监测数据统计中,并以功能区噪声等效声级日期筛选为例,通过编制宏代码,方便快捷地实现功能区噪声数据的自动筛选。  相似文献   
14.
紫色丘陵区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环刀法研究了紫色丘陵区不同碎石含量弃土弃渣下垫面的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性能随碎石含量的增加而差异显著,其中,碎石含量为40%的弃土弃渣下垫面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及平均入渗率分别是土质弃渣下垫面的1.30、1.13和1.54倍.不同下垫面初始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与弃渣初始含水率、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下垫面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初始入渗率与初始含水率相关系数在-0.689~-0.912之间,稳定入渗率与容重相关系数为-0.745~-0.999,且稳定入渗率随非毛管孔隙度增加而显著提高.Horton模型对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率与时间拟合的可决系数在0.899以上,且Horton模型计算入渗率与实测入渗率的相对误差在0.07%~6.60%之间,是紫色丘陵区分析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过程的适宜性模型.研究结果可为紫色丘陵区弃土弃渣水土流失量预测和评价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效果.以重庆地区为例,对重庆市63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调查.根据出水水质和建设成本,对村庄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动力人工湿地较为经济,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在经济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可作为过渡型处理技术加以应用;渠道式生态沟投资较昂贵,不推荐使用;一体化设备投资昂贵,运行管理简单,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工业类型不断增加,加之对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的规范。在环境日益破坏的今天,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水环境监测工作发展成就也十分显著,尤其是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水平日渐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具有推动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对水环境工作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在仪器以及相应的技术方面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的地表水环境监测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主城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主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浓度从1990s的100μg·m~(-3)下降至当前的约70μg·m~(-3),但仍高于环境标准限值.为探讨重庆市主城区PM_(2.5)化学组成与来源特征,于2012—2013年在渝北区大气超级站利用四通道采样仪连续采集了颗粒物样品,分析了其中水溶性离子、碳质组分和无机元素含量.采样期间,重庆市主城区大气PM_(10)和PM_(2.5)的年日均浓度分别为103.9和75.3μg·m~(-3),扩散条件不利的冬季,细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受静稳天气影响的1月和2月,受沙尘影响的3月,及二次转化显著的6月是重庆市细颗粒物污染较重的月份.重庆市PM_(2.5)组成以有机物(OM,30.8%)为主,其次为硫酸盐(SO_4~(2-),23.0%)、硝酸盐(NO_3~-,11.7%)、铵盐(NH_4~+,10.9%)、地壳物质(Soil,8.2%)、元素碳(EC,5.2%)、K~+(1.1%)、Cl~-(1.0%)和微量元素(Trace,0.6%).较高的SO_4~(2-)浓度和逐步上升的[NO_3~-]/[SO_4~(2-)]比值反映了重庆市燃煤污染较重,同时机动车污染比例逐步增加.采用主因子分析/绝对主因子得分法解析了重庆城区细颗粒物5类主要来源是:二次粒子(41.7%)、燃煤(15.6%)、建筑/道路尘(12.4%)、土壤尘(11.0%)和工业尘(10.4%),通过各污染源季节变化及与其他结果对比,该源解析结果能够较可靠反映重庆市细颗粒物的来源信息.  相似文献   
19.
住宅遭受交通噪声污染时开发商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四川环境》2010,29(5):127-129,138
从分析住宅遭受交通噪声污染时开发商民事责任的性质入手,探讨了现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对开发商的适用性和合理性,阐明了开发商的责任范围,提出了完善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建议。主要结论:目前我国尚缺乏合理的约束开发商的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开发商的隔声减噪义务主要包括留出与道路之间的防噪距离和采取安装隔声窗、封闭阳台等隔声措施;应将门窗封闭状态下的室内噪声限值颁布为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黄舸 《四川环境》2012,31(6):91-94
卫生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其定义相近、设定途径相似,但两者又有不同。故在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预测分析时对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的概念极易混淆。本文以某县殡仪馆建设项目为例,详细分析建设项目设置防护距离的设置条件,帮助环评工作者理解防护距离设置原则,防止出现"在环境保护法规和导则要求下盲目划定、划大防护距离"的技术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